網路小說:三代同堂 - 林家故事


【一:回家團圓飯】


新年的腳步近了,巷子口紅紅的燈籠一串串地掛著,空氣裡飄著剛炒好的花生糖香。林家老宅坐落在台中郊區,一棟有著紅磚牆與木窗花的老屋。每到過年,三代同堂的林家總是熱鬧非凡,親戚們陸續帶著大包小包來報到,客廳早早就被孩子們的歡笑和長輩的話語填滿。


「阿母,菜洗好了要怎麼切?」娟娟彎著腰,手裡還沾著水珠。廚房裡油煙蒸騰,婆婆蔡金鳳已經開始爆香。「高麗菜要切粗一點,這樣炒才有脆度。豆干別切太厚,孫子咬不動。」金鳳語氣帶著一點急促,手裡動作俐落。娟娟嘴裡應著:「好,我知道了。」心裡卻有些苦澀。嫁進林家已經十五年了,婆婆的要求一如往昔,細到連鹽要撒幾顆都盯著。她明白老人家的苦心,可有時還是忍不住覺得壓力大。


外頭客廳傳來孩子們打鬧聲,林家的長孫林明哲剛從台北回來,帶著大包小包的伴手禮。小兒子林明昌還在打工,今年晚了些才到家。林爸爸林國榮正坐在祖傳的藤椅上看報紙,偶爾咳嗽兩聲,假裝沒聽見外頭的吵鬧。牆上掛著祖先照片,牆角擺著老式木製座鐘,「咚、咚」地響著,提醒著家的歲月流轉。阿公阿嬤坐在沙發上,看著孫兒們追逐嬉戲,心裡滿是溫暖。


傍晚,圍爐的菜一盤盤端上桌。雞湯燉得油亮,菜尾煮得暖胃。每一道菜都是林家世代傳下來的味道。家族成員圍著大圓桌坐好,爺爺先舉杯:「大家辛苦了一年,今天全家團圓,來,乾一杯!」


「乾杯!」孩子們的聲音最大,杯裡的蘋果西打比大人的米酒還興奮。熱鬧中隱約夾雜著一些小摩擦。金鳳發現娟娟的鹹蛋沒切好,皺眉問:「怎麼切這麼碎?這樣沒口感啦。」娟娟臉上一熱,正想解釋,林明哲搶著說:「阿嬤,我最愛吃這種碎碎的,這樣配飯剛好。」氣氛一陣緩和。


林國榮咳了一聲,淡淡地說:「吃飯吃飯,大家開心就好。」飯桌上除了親情,還有家族歷史的流動。用餐過程中,小孫子明翔不小心把湯打翻了,湯汁流了一地,大家七手八腳擦地。金鳳本想念叨,卻被林國榮用眼神制止。這頓飯像是林家一年的縮影,偶有波折,終究和和氣氣。


飯後,家族成員圍坐客廳聊天,說起小時候過年的趣事。明哲提議:「明年大家還是要一起圍爐,不能少了誰!」金鳳看著一家人,嘴角泛起滿足的笑。雖然有爭執、有不如意,但有這個家,有這些人,一切都值得。夜色漸深,家裡響起孩子們的笑聲,還有電視裡不斷播放的春節特輯。老屋在這樣的夜晚,格外溫暖。


【二:孫子的選擇】


過完年,家裡頓時冷清不少。林明哲即將升上大學,家裡討論著他要填志願。金鳳想讓他留在台中讀書,方便照顧,國榮則希望孩子去台北闖一闖。「台北的機會多,出去才有本事。」明哲其實想唸藝術設計,但父母覺得那沒出路。


飯桌上討論得火熱,明哲低頭不語。娟娟偷偷拉了下兒子的手,小聲說:「你想念什麼就念什麼,媽媽支持你。」金鳳插嘴:「唸設計能做什麼?家裡沒人走這條路,不要亂想。」明哲抿嘴,眼神裡有一絲倔強。「阿嬤,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。」氣氛一度緊張。國榮臉沉了下來:「現在社會哪有那麼多選擇,還是要實在一點。」


飯後,明哲悶悶不樂地走出家門。娟娟跟了出去,拍著兒子的背:「做決定要有勇氣,但也要承擔責任,家裡永遠是你的後盾。」


幾天後,國榮一早帶著明哲去附近廟裡拜拜。走在香火繚繞的廟埕,國榮難得語重心長:「爸爸以前也是聽阿公的話,選了安穩的工作,但有時會想,如果當初有勇氣試別的,人生會不一樣嗎?」明哲愣了一下,看著父親蒼老的背影,心頭一熱。這時廟裡的鐘聲敲響,像是在給明哲打氣。


返家後,明哲開始思考。他查了設計科系資料、跟同學討論、也跟媽媽多次深聊。林家人漸漸感受到他的堅持,也開始學著尊重年輕人的選擇。


幾天後,志願表交了上去。明哲選擇了設計系,也同時填了父親希望的科系。這個選擇,像是一場家族之間的協商。沒有人全贏,但也沒有人真正輸。


飯桌上,金鳳一如往常地唸著:「現在年輕人都想得太簡單。」但嘴角微微上揚。家裡的空氣,似乎變得輕鬆了一些。晚上,明哲在房裡畫著自己的第一幅家族漫畫,題材正是三代同堂的故事。


【三:老屋的祕密】


春天來了,林家老屋院子裡的樟樹冒出新芽。小孫子明翔和明珮在院子裡追逐,突然在牆角發現一只老舊木箱。


「媽媽,這箱子可以打開嗎?」明翔拉著娟娟。


娟娟本想說不要亂動,卻看到箱蓋鬆鬆地開了。裡面是泛黃的相片和幾本老筆記。


林國榮聽見聲響,過來查看。當他拿起一張老舊合照時,眼神閃爍。「這是阿公年輕時跟老朋友的照片……」


金鳳接過筆記本,輕聲說:「那時候你阿公跟人家一起參加農會、辦活動,忙到半夜都還沒回家。」


明哲湊過來,看見筆記裡密密麻麻記錄著當年的點滴:村裡募款蓋橋、籌辦歌仔戲、救災種樹。每一頁都像是時光的見證。


晚上,一家人圍坐在客廳,聽金鳳講起過去:「你阿公以前脾氣很硬,但遇到鄰居有困難,最愛幫忙。有一次洪水,他頂著雨出去救人,回來時全身濕透。」「我記得那年大水,家裡都快被沖走,是阿公帶著村民一起堆沙包。」林國榮低頭笑著:「所以我才會這麼怕水,年輕時每天被拉去幫忙。」


明哲突然明白,自己不是第一個想「做一點不一樣的事」的人。林家的堅持、熱心,像是代代傳下的寶藏。這個夜晚,老屋裡的祕密,被打開的不只是木箱,更是林家三代之間的連結。


夜深了,明哲寫下心情:「或許,家族的故事也是我創作的靈感。」隔天,他把那本泛黃筆記用相機拍下,準備將家族點滴化為自己的漫畫世界。


【四:婆媳的心結】


五月天,氣溫漸升,老屋裡的情緒也有點悶熱。娟娟最近壓力大,工作與家事兩頭燒,卻總覺得婆婆看什麼都不順眼。那天中午,金鳳指著廚房裡沒收乾的衣服:「這天氣不曬快一點會發霉。」娟娟心裡憋著氣,還沒說話,金鳳又念:「你明天要上班,晚餐還是我煮吧,免得大家等太久。」


「媽,我可以自己來,真的不用麻煩。」娟娟語氣有點硬。晚餐時氣氛僵僵的,明哲和明翔察覺,夾菜都不敢多說話。夜裡,娟娟忍不住落淚。林國榮見狀,小聲說:「你媽就是個性急,沒惡意啦。以前我小時候也常被唸。」「可是我真的很努力,怎麼都沒做好……」「有些話妳講出來,媽媽可能會明白一點。」


隔天一早,娟娟鼓起勇氣,主動找金鳳聊天。兩人坐在院子裡,曬著太陽。「媽,有時候我怕自己做不好,讓你失望。」娟娟誠懇地說。金鳳愣了一下,眼角微微泛紅。「我只是怕妳太累,想幫妳分擔,沒想到讓妳不開心……」


兩人沉默片刻,彼此都笑了。那一刻,陽光灑在院子裡,也灑進她們心裡。從那以後,婆媳之間多了點理解,也學會給彼此一點空間。娟娟學會偶爾請婆婆幫忙,金鳳也學會不再事事插手。林家,重新多了一點輕鬆的氣息。


【五:失而復得的玩具】


端午將至,林家開始準備包粽子。小孫子明翔在閣樓翻找東西,無意間發現一台斑駁的鐵皮玩具火車,灰塵覆蓋但輪子還能動。「阿公,這是什麼?」明翔拿著火車給國榮看。


國榮一愣,接過玩具,彷彿回到童年。「這是我小時候阿公送的,那時候全村只有我有這一台火車。」金鳳在旁邊笑說:「當年你爸就是靠這台火車,哄你不哭好幾年。」明哲問:「爸,這玩具怎麼會在這?」國榮說:「搬家時本來以為丟了,沒想到還在。」他細細擦拭著,眼裡有不捨也有驕傲。


一家人圍坐,分享小時候的玩具故事。明珮拿出她的小熊,娟娟回憶小時候摺紙船。三代人笑聲不斷。夜裡,國榮特地把火車修好,交給明翔。「這是林家的傳家寶,以後你也要好好保存。」玩具傳遞著記憶,也把三代人的情感連接起來。


端午當天,林家掛上艾草、粽香四溢。大家圍著桌子吃粽子、講古,感受到家的溫度。國榮抱著小孫子說:「這個家,雖然偶爾吵吵鬧鬧,但有愛就不會散。」明哲在日記寫道:「家的意義,有時就在於這些重複的小事、這些溫柔的傳承裡。」


【六:爸爸的生日】


初夏的午後,屋外蟬聲陣陣,陽光從窗格灑進老屋。林家人圍坐在客廳,準備為林國榮慶祝六十五歲生日。家人們前一晚就開始準備蛋糕、壽麵,連孫子們都畫了手工卡片。


娟娟端出熱騰騰的壽桃,金鳳則在一旁指揮:「這個碗放這邊,蠟燭別插太深。」明翔和明珮偷偷藏起禮物,計畫給阿公驚喜。明哲則在房裡畫著家族漫畫,準備當作生日禮物。


等到傍晚,林國榮坐上主位,家人們唱起生日快樂歌。明珮搶著把自己做的畫遞上前:「阿公,這是我畫的你和我在菜園!」明翔也不甘示弱,把自己摺的紙鶴送給阿公。明哲將一張特製的漫畫賀卡交給爸爸,上頭畫著林家每個人的日常趣事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

吹蠟燭時,林國榮看著一大家子,心裡百感交集。他回憶起年輕時為了這個家辛苦工作、養大兒女,如今孫子環繞,感慨萬分。切蛋糕時,金鳳突然紅了眼眶:「以前家裡窮,從沒幫你過生日,現在能全家聚在一起,真的很幸福。」


吃壽麵時,明哲開口:「爸,我以前總覺得你很嚴格,現在慢慢懂了,你是怕我走彎路。」國榮拍拍兒子的肩:「當爸爸沒有說明書,怕你們吃虧,只好嚴一點。」


全家人邊吃邊聊,談著過去的困難,也想像著未來。那個夜晚,老屋裡充滿祝福與歡笑,林國榮心底默默許下:「只要這個家一直團圓,就是我最大的願望。」


【七:媽媽的委屈】


七月盛夏,家裡的氣溫和氣氛一樣升高。娟娟每天早出晚歸,兼顧工作和家庭,壓力逐漸累積。有一天早上,飯桌上因為小事和金鳳起了口角,氣氛一度僵持。


「媽,孩子的早餐我來就好,你不用太累。」


「我只是想幫妳,妳怎麼又臉色不好看?」


「我沒怎樣啦,就是忙一點。」


其實娟娟心裡委屈,覺得不管再怎麼努力,總還是有人不滿意。她晚上趁大家都睡後獨自掉淚。明哲發現媽媽眼眶紅紅,陪著她靜靜坐一會兒。


隔天,國榮主動幫忙分擔家事,明哲也帶著妹妹、弟弟收拾房間。金鳳看到媳婦疲憊的樣子,才突然明白過來,其實她這個婆婆真的很少當面感謝這個媳婦。


晚上,家裡難得安靜。金鳳走到娟娟身旁,輕聲說:「辛苦妳了,家裡這麼多人,妳最忙最累,我這個老人嘴巴笨,不會說話。」娟娟聽了,鼻頭一酸,點點頭笑了。


後來,林家習慣了分工合作。家裡誰累了,誰就先休息一會兒,別人自動補上。雖然有時還是會有摩擦,但更多時候,是互相關心和體貼。


這一夜,娟娟翻開自己的日記,寫下:「家雖然是責任,但更多時候,是愛與被愛。有人肯體諒,眼淚也會變甜。」


【八:阿公的健康危機】


立秋後的某個早晨,林國榮一如往常起得早,到院子澆花。但這天他突然蹲下,手扶著膝蓋喘氣。娟娟正巧走出來,見狀趕緊扶著公公進屋。


「爸,是不是哪裡不舒服?」娟娟小聲問。


「沒事啦,就是頭有點暈……」國榮勉強笑著。


全家人都緊張起來。金鳳堅持要帶老伴去看醫生。檢查結果雖無大礙,但醫生建議注意休息與飲食,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拼命。


那幾天家裡氣氛凝重。小孫子明翔問:「阿公會不會生病很久?」明哲安慰他:「我們要多陪阿公,多說話,讓他開心一點。」


一家人輪流陪著國榮,講笑話、回憶老故事。孫子們在他床邊表演舞蹈,明哲畫了一張阿公坐在院子裡的漫畫,送給他。


國榮看著這一切,感動地說:「人生走到這裡,最幸福的是有你們陪在身邊。」


經過幾個禮拜的調養,國榮氣色漸漸恢復,林家再次回到歡笑中。這次危機,讓家人更懂得珍惜彼此,每一天的陪伴都特別可貴。


【九:家族的選擇】


秋天到了,林家老屋又傳來搬遷的議題。台中市區的親戚建議:「這麼老的房子不如賣掉,換個新公寓住起來也舒服。」


家族會議在飯廳展開。年輕一代有的希望住新房子,有的捨不得童年記憶。國榮與金鳳則更在意祖宗留下的老屋,怕搬離後,家族的凝聚力會漸漸鬆散。


明哲提出:「不如大家一起整修老屋,假日回來聚一聚,也保有回憶和傳承。」


家人們開始討論如何改建與維護,怎樣分攤費用與工作。經過幾番爭執與協商,大家終於達成共識——保留老屋,改善居住空間,繼續三代同堂生活。


整修過程中,大家齊心協力,有的刷油漆,有的換窗戶,有的種花。笑聲、汗水和回憶一起交織,林家老屋煥然一新。這次選擇,讓全家人更加團結。


【十:新年新開始】


時間過得飛快,又到新年前夕。修繕後的老屋乾淨亮堂,牆上多了許多家族新舊合照,空氣裡仍飄著熟悉的年味。


全家人忙著大掃除、貼春聯、準備年菜。這次,金鳳主動邀娟娟一起備料,娟娟也自然地請婆婆休息片刻。小孫子們在院子裡放鞭炮,明哲一邊拍照一邊記錄家族生活。


晚上,大家圍著圓桌吃團圓飯。國榮舉杯說:「經過這些年,我明白家庭不是沒有爭執,而是願意包容、願意溝通,才是真正的幸福。」


明哲笑著補充:「謝謝阿公阿嬤,讓我們懂得家族的溫暖與傳承。希望以後我們也能像你們一樣,守住這個家。」


飯後,孩子們唱起歌,長輩們聊著從前,林家老屋燈火通明,溫馨依舊。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滿足與希望。


那一夜,林家人都相信,只要心在一起,不管歲月如何變遷,這個家永遠是大家最溫暖的靠山。


LINE文章分享

分享給LINE好友 !